2004-03-28 单身 男
白丁号:22967175
远方的朋友:
展信安!很高兴认识你😉
提笔时思忖许久,仍不知从何开始写起。
本想着整理会儿思绪,组织一下语言再动笔,后来想想还是觉得算了,可能随性而写才更显真实,或许这会是一封充满了琐碎情绪和感悟的信件。
在动笔前莫名想到了一句诗词:“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正值中秋佳节,祝每一位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中秋快乐咯~
简单说些我的一些往事吧!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都是班里最安静的学生,既不会主动展现自己,也从来不去惹是生非。对周围的事情向来是不闻不问的,只会规规矩矩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平常一般呆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看书。待人温和,努力刻苦,规矩守纪,这几个词似乎是所有接触过我的人对我的统一评价。
关于性格,我其实不太能完整的描述自己,优点当然有,缺点也有不少,从不同的角度得出来“我是什么性格”的结论肯定存在区别,但我知道自身还有蛮多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抽象、假正经、安静温和、外冷内热、随遇而安……这些形容词都符合我。不过个人觉得自己还是挺好相处的,至少从小到大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关系都还不错,没有产生过摩擦和不愉快的经历。
因为有点“社恐”,我总能给人带来一种距离感和边界感很强的印象,按理来说我这样的性格是不会拥有任何存在感的,可能是独来独往的这种“神秘感”,加上当时的成绩比较突出,仍然吸引了不少的关注。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班里的同学慢慢熟悉了我,也知道我的字写得比较工整,后来我架不住各种“热情”的请求,帮忙摘抄她们喜欢的诗词和句子。
就这样,还算不错的书写成为了我与同学交流的“桥梁”,慢慢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
于是我们渐渐成为了朋友。
是的,正如我上述所写的那样,我大部分的友谊都是从同学关系开始的。
说起友谊,想起来倒是颇有些遗憾的。
我有点不善社交,只能与大部分人维持那种表面友好的浅层关系,很难认识到几个真心朋友,一直以来身边能称的上朋友的人不算多,现在大部分也渐行渐远了,可以这样说,我遇到的都是阶段性的友谊。
时间早已将我们引向了不同的轨迹,好在如今我能够坦然接受朋友的离别。
早些年我还偶尔会叹息已经失去交集的友情,想着是不是自己太失败了,很多朋友如果我不主动去联系,他们便不会再来找我了。但后来渐渐也明白,或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里,我还是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而有的人则会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很多无效社交的确没有维持的必要,你大力帮助过的人也好,大力帮助过你的人也罢,都没想象中那么重要,能有三两个老朋友还在联系就足矣。
“真诚的友谊弥足珍贵,遇到能产生共鸣的伙伴更是难得,说不定在未来的某天,你还会遇到同频共振的朋友。”我始终相信着这句话。
不管怎么说,人生海海,相信我们一定都会遇见几位同频、默契、真诚的挚友,可以跨越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圈子,永远互相牵挂,永远希望对方幸福平安,哪怕分隔千里,哪怕多年未聚,待到见面之时,相视一笑,无论被生活磨平了多少棱角,给你我戴上多少副面具,我明白,我还是我,你还是你。
心情郁闷低落的时候,我会沿着湘江到处走走,或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江水不断向前流淌,将一切烦恼置身事外,享受着这独属于我的一刻。相比于处在热闹的环境里,我更喜欢独处。安静的时光里,听着窗外的雨声,播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顺便再学几首诗词,又或是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沉浸在文字和旋律里。我不再执着于无果的关系,也不再苛求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在独处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我的生活一直如此,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惊心动魄,但它有着细微的美好。安静,是我用来描绘自己生活最好的形容词了,正如我的性格一样。对我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尽管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可有时还是会觉得总这样是不行的,一昧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显然会变得“不合群”,毕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由,两个人也同样有两个人的快乐,学会与人大方交流在踏入社会后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未来我也该主动一点,做出改变了。
平时很喜欢通过听歌来打发时间,以偏安静的歌曲和纯音乐为主,不过流行音乐也听得挺多的。分享一下最近常听的歌吧——《二十二》,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呀,过不了两年就要到这个年纪咯~
爱好不多其实也不精通,“三分钟热度”说的就是本人无疑了,各种事物都会主动了解和尝试:看书、摘抄、画画、养观背青鳉(一种观赏鱼)、发呆、写随笔等等。
总感觉自己有些念旧,喜欢收藏一些旧物件,比如说用过的笔芯、草稿纸、车票、照片等,可能觉得这些物品对我来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轻易丢弃有点舍不得。同时我也喜欢在路边收集落叶、落花和那些充满回忆的小物品。
我有点“宅”,不太喜欢出门,假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家里看书。好多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挺无趣的,连平时的行动轨迹都特别单一,无非就是学校——家两点一线。
我很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类的书籍,常看的作家有汪曾祺、朱自清、史铁生等。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喜欢学习和抄写古诗词,比较感兴趣的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最喜欢的一首词就是苏轼的《定风波》了,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一直以来的人生追求。
虽然文笔平平,我还是热衷于写随笔,对我来说文字的力量是治愈、温暖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缓解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某些想法跟思考。
如果出门走走的话,我偏向于去河边和公园等人少的场所,或去老城区富有烟火气和人文气息的地方,顺便将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可能是我们这里的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所以我更喜欢春天和秋天;至于天气的话,会认为阴天和雨天更适合我(当然,暴雨天除外),这个时候往往思绪最多,很适合写作。雨天时也爱坐在窗边听雨滴落在屋檐的声音,雨停后去户外感受清新的空气。
曾深受信息茧房的困扰,我不太想在互联网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最近很少登录别的社交平台,隐隐感觉现在的自己已然跟不上潮流咯。每次打开评论区和弹幕时,我总觉得戾气实在是太重,有点儿影响心情,除了听课和查资料时会使用手机外,其余时间还是更想看点纸质读物,把重心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比如我最近准备写些随笔,纪念一下过去的生活~
最常用的软件就是B站和白丁友记了,这是我用来学习和娱乐的地方。白丁友记于我而言算是比较纯粹的“净土”了,我非常喜欢在这里看大家所写的随笔、感悟……不得不说,文字是充满力量的,真情实感的文章总是能够打动人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真挚的表达永远让人声泪俱下。在B站,有时候自己也会在上发表些评论,收获到了不少温暖的回应和点赞~
楮墨有限,不尽欲言。毕竟三言两语还是展现不出一个完整、真实、立体的“我”。而我具体是怎样的人?连我本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准确描述出来。越写越觉得这像是一封自我介绍的信了,其实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字,正好趁着这个假期,我也有时间剖析自我,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并适当做出一些改变,让自身变得更好。
以上便是我的故事了,非常感谢你愿意花时间看到这里。我不善言辞,写下的祝福也常常词不达意,但这简单的言语下包含着我极为深切的情谊,那便祝屏幕另一侧的你天天开心,平安顺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