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06-06 单身 男
白丁号:419846
与其说是找一个适宜的笔友,不如说是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期待和宣泄的裂口。
到了这一步,大家都会觉得nothing lasts forever, 做这些除了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缓解,人生的钟摆终究又会拨到痛苦的另一端。
如果说要沉沦为超人的养料,觉得自己也无法那么伟大。
这个世界真的有完全理解自己的人吗?真的有人可以对我们的痛苦和快乐完全地感同身受吗?心理学上有一种状态叫做“共情”(又叫“同理心”),是指一方进入另一方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感受另一方的情绪状态。然而,在我看来,通过语言达成浅层的共情不难(如“我能感受到你的担心”、“遇到这种事情你一定很焦虑”),但除非双方有相似的经历,否则要达成深度的共情估计非常难。所谓“你没有经历过我的生活,怎么能够感受到我的痛苦”?既然如此,又何苦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不管是否有很多朋友,不管是不是有伴侣,每个人归根结底仍然是孤独的,这种学术上称为“存在孤独”的体验,就是指每个人之间都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哪怕关系再亲密的两个人也不例外。每个生命不得不面对这种终极孤独的处境。
然而,或许你如我一样,并不甘心、并不完全接受这种不可避免的孤独。是不是有时候,我们会在心里抱怨身边的亲人、朋友或伴侣不懂自己,想着“要是他们与自己有灵魂的共鸣就好了”?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幻想出现那么一个人,像魔法师般看透了自己,灵魂发生深度连结,精神高潮迭起?我们很失落,因为那样的人似乎迟迟没有出现,也觉得这辈子可能永远不会出现。是的,灵魂伴侣可遇不可求,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吗?嘴上说着精神和灵魂伴侣,是不是有时候,我们也隐隐渴望对方有着吸引自己的外表,希望来个“精神与肉体”双丰收?如果灵魂伴侣长得惨不忍睹,你还有动力与对方保持精神的交流吗?或者说,如果时间久了,你会不会觉得厌倦,逐渐感到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忍不住又想继续寻找新的“灵魂伴侣”?
另外,想有灵魂伴侣,先要丰富自己的灵魂。很多人自己没有深邃的或有趣的灵魂,却也渴望有个“灵魂伴侣”交流思想情感、互相成长。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吸引到的是和我们思想境界类似的人,如果自己不读书、不思考、不体验,怎能轻易产生“灵魂的共鸣”?现代社会,大家普遍很忙、很累,每天应付各种凡尘俗事已经精疲力竭,又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学习、反思?我也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特殊的情感取向时而感到“知音难觅”,幻想着遇到苦恼无人倾诉时天上可以掉下一个“灵魂伴侣”,陪伴自己度过艰难的时光。可是,我越来越感觉到,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不如努力让自己的灵魂更加丰满。如果现实中难以找到灵魂伴侣,可以让喜欢的音乐、诗歌、书籍等成为自己的伴侣,让心灵多受美好的熏陶。
最后,说说自己的困惑。随着年龄增长,来自家庭和社会对于自己“结婚生子”的压力似乎越来越大,一方面,我想坚持做我自己,只想和彼此喜欢的人在一起(目前似乎对同性更有感觉),但另一方面,我也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心情和面临的压力,如果终身不婚不育,或者和同性爱人一起,于我而言是正常的生活选择,但对农村的父母而言可能是天大的打击、或许会让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老天的一个玩笑,让我面临着揪心的选择,但似乎没有一个选择是完美的。如果你是直男/直女,或者说你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同志,你是否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焦虑、痛苦和孤独呢?好几次和父母交流后,晚上难以入眠。这样的困境在现实中能向谁诉说?就算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生活仍然需要自己去勇敢面对。
所以,到底有没有理想中的灵魂伴侣?我不知道,但我会珍惜并感恩每一段温暖的对话,每一次真诚的沟通,每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也相信,只要心里还有爱,生命仍然值得期待。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善良可爱的小伙伴们都要加油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