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交笔友 >

找笔友:2002-12-14 来自 河北省-邢台市 的 女 生

墨以为明

 

河北省-邢台市

 
2002-12-14 单身  女

白丁号:557663
这是第三封信 人在变化,时间和人一样无情。 现在已经开始转变,朝向某种新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如果我能学会思考的话。在用这个软件的四年里,我成熟了很多,关于世界的看法,关于和人相处,关于对自己的认识,关于如何进行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搞丢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挣扎和成长融化在时间之水中初时不显,回头看没有“已过万重山”的轻快和释然,只觉得很沉重。 或许以上都是自怜。 现在还在看书,浅显的哲学,少量的历史,夹在缝隙中的文学,时常排斥又必将拿起的社会学。 我对哲学充满憧憬和畏惧,目前是希望把近代以来主要的和感兴趣的哲学著作看一看,比如卢梭,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学派一些,没有很大的目标,稍有了解就行。目前第一本打开的是《逻辑哲学论》,第一遍能够合上估计要很长时间。 历史最近看的不太多。李小江教授《史学的性别》里面提到在中国本土历史基础上思考性别。她指出,西方性别认知以《圣经》中夏娃是亚当肋骨变的为基础,从而产生波伏瓦《第二性》的性别理论。而中国最初“阴阳”有分别但无贵贱,接着“借天地之说,上下有别”,借自然天文强调男女高低贵贱和内外分工。因此性别秩序在中国的变迁和含义,可能是我之后历史学习的脉络。 我不能没有文学,四年前很难讲这句话,去年这个时候我还不看文学作品。可能灵魂要枯萎了,所以需要滋养。文学很自由,看了黑塞的几本,余华的几本,还有其他几本,目前在看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预感这本书将影响我很多。 以后会学西马,所以会看一些社会学的内容。目前感兴趣的是《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但是还一点也没有看。 我很惫懒,每天的主体时间都会看书,但时间还是很少。因此上面与其说是介绍自己,倒更像是个规划表。而我不好复盘,过去的书大多遗忘,不太能再用来勾勒我。 化用王小波的句式:我活在世上,倘若能满足些好奇心,遇见些有趣的事,了解些有趣的人,我这一生就算成功。只是我不觉得我的要求低,我觉得好难。 有时候对过去太过怀念,(尽管不确定我是否美化过去),而表现出来就是更想珍惜当下有的东西,所处的时空、关系、和人。我擅长脱离,珍惜要很努力才能达到,要看到他人、沟通、站定自己。在不觉得委屈的时候,才能珍惜。 更新第一封信是因为生活状态和思想发生了变化,以此作为记录。我现在有一个稳定的笔友,因此不考虑新的笔友。 以上来自下午喝了一杯咖啡有些醉的某天夜晚

  • 关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获取笔友

随便看看

新人排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