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2-09 女
白丁号:62025613
简单自我介绍:98年老阿姨。
背景过于普通,不细说太多。
如果您有时间,可以听听我的心事。
故事比较零散,有事实,有感想,有当下状态,想到哪里写哪里,文笔不好,望海涵。
宅的离谱。毕业那年刚赶上疫情,参加了学校线上双选会,入职了一家线上K12培训机构,此后的很长时间里,都在K12机构就职。当时,在这样一个小县城,收入还算可观。
2022年,辞职了,一成不变的工作,燃起了我想要追求梦想的火花。上学那会,成绩是班里佼佼者,但没有参加研究生考试。这也是心里的一个遗憾。好吧,我承认是我不够努力,我甚至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般努力,没有耐力和耐心是我最大的缺点之一。
跟大多数同龄人不一样,我没有明确的方向,从上大学到毕业这些年里,一直很迷茫。
从小到大出现在身边的朋友,也被我刻意疏远了。毕业这些年里,我还是时常一个人逛街,一个人买衣服,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做饭,一个人阅读,一个人备课,上课。我已记不清上次跟朋友一起看电影是什么时候来,大概是毕业之前。
我更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我该如何与人相处。社恐本恐了。我太想知道,我在别人看来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里需要改进一些,我怎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交到无话不谈的朋友。
无论跟谁,我总能刻意保持一定距离,即使跟闺蜜,也是不经常联系,见了面也并非无话不谈。我甚至怀疑,一定是我的原因,是不是我生性凉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活泼开朗又热情的朋友,跟其他人能打打闹闹开玩笑,跟我却不是。
高三时,班上有一个很活泼的男生,跟谁都是张口开玩笑互怼,跟我说话永远是小心翼翼,看着我的眼睛,生怕惊到了我,他总是会溜到离我比较近的地方。从升入高三开始,他就一直喊我女神 喊到了毕业。我更像是一个小妹妹,班上很多同学,无论男女,对我都十分照顾。
上了大学,大一上半学期,跟寝室一个室友每天形影不离。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为人处事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我刚好相反,神经大条,那会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所以总是让人误会,也很容易伤到人。每次,都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她就生气了。我也会反思自己。但这样次数多了,我确实有点累了,我应付不来这种关系,我老是感觉自己被讨厌了,为什么一不小心就做错事了。她说,她跟朋友之间会越吵关系越好。我刚好相反,我轻易不会争吵,一旦有摩擦,就老死不相往来了。为了避免我两关系以后闹到不可收拾地步,我主动疏远了她。后来,我也就一直独来独往,把所有重心放在了学习上。
大三时,班里有一个男生,看到我笑了一下。他说,第一次看到你笑。我说,我平时不笑吗?他板着脸给我模仿了一下,说,你平时就是这样的。。那一刹那,我惊了一下,后来想想也是,一个人走在路上,要么是去食堂/寝室路上,要么是去图书馆和教室路上,我总是习惯性快走,脑子里可能想的是某个没学明白的专业课知识或题目。一个人这样若有所思又大步走着,心里想的是赶紧吃完饭回寝室睡个午觉,下午一点半准时起床,两点要到图书馆开始学习。"无表情"可能就是我的常态吧。
我就这样一个人独来独往地过完了大学生活。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教室…
大学毕业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多么社恐,我甚至不知道在眼前的朋友面前,如何自然的笑,如何去自然地相处。跟任何人相处,都是紧绷着的状态。女生跟闺蜜相处,应该会相互挽着,或者牵着手等,我很惶恐,不知道该如何自然地有与闺蜜肢体接触。我说话会刻意躲避对方眼睛,我可能会低头看手里的东西,或者假装看手机,虽然我知道这并不礼貌。
从小到大,对于家里人,我一向是报喜不报忧。在外面受了委屈,到家里还是保持好的情绪状态。
我很想知道,甚至想听别人评价一下: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其实大多数时候,认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