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交笔友 >

找笔友:1991-11-08 来自 湖北省-孝感市 的 男 生

沉沦的阿Q

 

湖北省-孝感市

 
1991-11-08 单身  男

白丁号:546094
我的笔友: 展信悦! 如果是虚无缥缈的缘分、运气之类的说法,我是不敢恭维的。譬如是世人约定俗成的祷告及祝愿,什么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等等,无不是带有夸张、臆想的成分,不切实际。但是,就像我愿意相信天体的自转公转一般,我认为人与人之间也是有磁场互相吸引的。 第一次的相遇总是让人们很舒服,或许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听场面话,亦或是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礼貌现象吧,大部分人与人的相识多从“你好!”“初次见面,多多关照!”之类的寒暄语开始。于是乎,我也不能免俗地来一点简短的自我介绍吧。 91年生的男同胞一个,出生在湖北,汉川市,一个小县城,也是我成长的地方,以前听说被叫做“千湖之市”,但是现在感觉名不副实的样子。这里我就不谈环境了,只想说明一下我是在什么环境下生长的。毕竟,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我们这边的河渠灌溉很丰富,农业自然是占主导的,而我呢,信中如果出现一些贫农思想的话,请你选择性吸收,对于不好的糟粕请弃之…… 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技能和值得称道的爱好,前两年有出去参加过几次徒步活动,有轻装、有重装,算是有过旅行经历吧,现在因为经济条件和其他一些因素,这两年我跟徒步活动就基本是分道扬镳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旅行吧。另外就是这两年断断续续的有学一点点点的日语,当然,目前连皮毛都不敢说知道一些,但是却没有坚持一直系统的继续学习,总是停停学学,看来想看日文原版的《银河铁道之夜》这本书的心愿正在非常渺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平常对读书和写作比较感兴趣,我就说说我自己对于读书和写作的一些理解和经历吧。 读书这一块,应该算是文学作品类吧,其他的我除了建筑行业专业类书籍之外基本没有涉猎。记得第一本花钱买的课外书应该算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吧,现在已然忘却了其中的内容了,只记得当时觉得书里面写的都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而我那时候正是小孩子,所以觉得有趣吧。后来就了解了一些国内外的名著,真正精读的却也没几本,倒是迷上了《神雕侠侣》《陆小凤传奇》这种武侠小说,再后来觉得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一类的写少年人成长的小说很有趣,曾经在书店追过一段时间。再后来就是上班之后了,大略是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阶段,买了一套《郁达夫全集》,看了鲁迅的其他一些作品,对于民国时期的趣闻很感兴趣。最后阶段就是追求故事的真实性和人物刻画的鲜明程度以及叙事的白描手法的运用了。所以看太宰治,奥斯卡·王尔德的某些比较深沉的小说,最后就是喜欢看那种能够看到的日记、书信集之类的,自以为是可以看到作品的真实性的,当然也只是自以为而已。所以,这大略也是我的愿意交笔友写信的一个原因吧,总觉得真心能换来实意。 既然以前有看书的习惯,那么总是会有文字输出的机会的。这一点在学生时代还是把握的很好的,在学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里面加入了编辑部,学习了怎么写通讯稿,至于采访稿,演讲稿的机会也不少,直到毕业后两三年内也会写写随笔,也偶尔写写日记…… 我可能没有能力跟你讨论哪本书的好坏,也没有智慧和你研究写作的方法,我唯一能保证的就是以我有限的人生经历和一些失败的例证可以给你当作素材,即使这样,如果有幸,我的信里应该也是会有柴米油盐的无聊段落,更有甚者,工作上的负能量、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也会出现。希望到时候你不会厌烦,如果能得到你的认真倾听、温柔的鼓励,那么这就是我能够做你的笔友的天大的幸福了。 这样的废话,不知道能不能算作是“初次见面”的正确打开方式,而且总感觉写的有点过于正式,可能我本身就没有什么幽默、诙谐的细胞基因吧,初次见面,容我紧张一下,哈哈…… 这封信纯当作自我介绍吧,希望能够得到你的认可,可以收到你的回信,如果可能的话,更加希望以后能够互相通纸质信。期待以后能够互相讨论有趣的话题,创造只属于我们之间的典故…… 以上です 万安! 阿Q

  • 关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获取笔友

随便看看

新人排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