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交笔友 >

找笔友:1994-06-06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的 男 生

hhh

 

江苏省-徐州市

 
1994-06-06 单身  男

白丁号:211917
还记得初见《围城》,是在中学时代的暑假的一个傍晚,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之中瞥见了一个身着墨绿色“外套”的家伙。或许,每个男生年少时心中都有着一个“武侠梦”,匆匆的一眼,并没有擦出“惊鸿一瞥”的火花。处于“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无法自拔的年纪,对这种看着就“高深莫测”的东西,唯一能做到的自然是敬而远之。 再见《围城》,已是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在那漫长的黑色的三个月中,睡觉和阅读成了我当时唯二的可以消磨时间的工具。或许因为“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为佛;心中有牛屎,所见万物皆为牛屎”。当时感觉《围城》就是一部方鸿渐的“渣男史”,与苏文纨暧昧,和鲍小姐偷腥,狂追唐晓芙,最后却和孙柔嘉步入围城。由于思维和眼界的狭隘,枯索无味的文字让原本就烦扰的心更加的杂绕,当时不知天高地厚认为钱钟书不过如此,这本小说不过如此。 重读《围城》已是大学时代,当时的选修课老师特别推崇钱钟书先生,称钱先生为“民国第一才子”,对我们灌输“曾有外国读者这样说到,中国必看的两样的东西:长城、钱钟书的《围城》。”在老师的“熏陶”之下,重新拿起了《围城》,开始了再次的阅读。结果还是一次朦朦胧胧,囫囵吞枣的阅读,直到毕业之后,蓦然发现,《围城》其实就是一场旅程结束之后步入一座围城;冲出这座围城,开始下一场旅程,然而,旅程结束时,迎接你的依然是围城。周而复始,直至“祖传的老钟 当当当当当当”的响了六下。 有时候,想想我们人生也是一样。从一座围城突围到另外一座围城,身在城外,一心想要进城;费劲千辛万苦进入之后,又开始竭尽全力的离开。人可能天生就是一种矛盾的生物,亦或是命中注定人是无法逃脱囚禁,注定要处在牢笼之中。 也许,苏文纨、唐晓芙和孙柔嘉可以简单的代表方鸿渐的一生,可能也代表了很多男生的一生。 唐晓芙,初恋,一种纯真的喜欢,不带有杂念,结局往往都是遗憾,让人叹息,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还是“胎死腹中。套用原文的一句话”爱是曲折又伟大的感情,绝非那么轻易简单”。 苏文纨,一种寂寞久了,无意栽花的产物,一种介于喜欢和不喜欢之间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过程还算甜蜜,但是甜蜜之后到来确实恶心和尴尬。 孙柔嘉,男女生最终的归宿--婚姻。《大雅》中曾提到“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这个还没有经历过,无法下笔) 或许,人性多多少少藏着“偏狭卑鄙”的阴暗面,人和人之间是很难以相处,可怕的是人的攀比心理,这就意味着人生永远是追求不到心理那种最理想境界。然而人又是喜欢幻想的,总希望新的处境能够胜过现在的处境,所以,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心态。永远想进去,永远想出来。

  • 关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获取笔友

随便看看

新人排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