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当前位置:主页 > 交笔友 >

找笔友:1986-02-15 来自 的 男 生

把酒话桑麻

 

 
1986-02-15   男

白丁号:48545437
见信悦 已经进入暮秋季节,天气渐凉。周末两天要不多云,要不是小雨,坐在车里,透过车窗看到路面上已铺了一层薄薄的的树叶。这是昨晚一夜秋雨的杰作吧。我在想,秋雨和春雨有什么区别呢?说起春雨,脑海中就浮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想起秋雨,会想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春雨让人想到了朝气,生机,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秋雨总让人想到秋意凉凉,忍不住打个寒颤,想起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想起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从小不喜欢秋冬时节,每到秋冬,都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的,带帽子,带耳罩,带围脖,还要带手套,感觉伸展不开,尤其是写作业,冻的都握不住笔。北方的冬天虽然会有鹅毛大雪,银妆素裹,有新衣,有鞭炮,有压岁钱,但我还是不喜欢冬天。岁月如歌,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踏入社会,经历了一些事,见过一些人,拼搏过,失落过,开心过,也苦恼过,纠结过,现在慢慢的想明白一些事,一些人。同时,发现自己也不讨厌秋冬了,甚至喜欢上了。喜欢秋天里秋高气爽,喜欢空气里的金桂飘香,喜欢秋天里的果实累累。也喜欢冬天里暖日阳光,喜欢冬天里的雾气腾腾,喜欢冬天的雪花飘飘。在我看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春天播下的种子,经历了夏季的生长,秋天结下了果实。冬天里,就守着秋天的果实,安心的宅着,放下曾经忙碌,收拾一下慌乱的心情,找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就这样安心的宅着,让时光慢下来,让心情慢下来,去看书,去听音乐,去陪孩子嬉闹,去听老婆絮叨,去和父母一起做饭。想起梁秋实说过一段话,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睡自家的床,吃父母做的饭,陪妻子聊聊天,和孩子一起玩耍。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冬天是属于自己的季节,让自己抽出时间,去思考,去做人生中最值得幸福的事情。   最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是第三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这次是从去年开始看,中间穿插了其他的书,断断续续看到现在。一边看,也一边在想,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持续了两百六十多年,当年明月用了九本书讲明白发生的那些事,还有那些人。除了这些,透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性本善,还是本恶,争论了几千年。通过这本书,让我对它多了一点思考。它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可他也不复杂,反而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人性就是初心。有些人大奸似忠,有些人大忠似奸,有些人道岸貌然,内心龌龊,有些人安贫乐道,内心纯洁。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每个人都有两颗心,一个是初心,一个杂心,这两颗心都想主导我们的人生,所以一直在争斗,谁会占上风,要看我们在日常中如何去选择?从小到大,我们都会面临选择,孩童时,是选择奋力读书,还是沉湎游戏,是挑灯夜读,还是酣然入睡,长大后,踏入社会,面对灯红酒绿,面对威逼利诱,是选择无条件的投降,还是稳住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走过来。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他就是你的人生。我们无权评价他人,就像当年明月那样,我只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信,对我而言,是一种自我倾诉。信,原先只会寄给彼此熟悉的,认识的人,后来到了高中,开始流行交笔友,那时学业很重,会买一些杂志来缓解心情,记得其中有一本杂志,在每页后面都有往届师哥师姐写的祝福句或激励的语句,后面还会留上地址,如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如果写信,他们应该会收到的。在我的印象中,貌似写过,只是想不起有没有收到回信。那时班上总有热心的同学主动到传达室去拿信,每次收到信,总会有一些小惊喜。后来,网络发达,手机普及,大家都喜欢上聊QQ,喜欢发短信,现在又改成了微信。可不知从啥时候起,想聊天时,望着微信里上百个好友,却找不到一个人。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慢慢忘记还有信这个媒介。之前,自己偶尔会写一些随记,或心得,后来经朋友推荐,认识几个写信的APP,觉得蛮不错的。写信,慢慢取代了随记,成为了另外一种倾诉。这几年里,写过很多信,也认识了很多笔友。很多人,也是走着走着就断了联系,渐行渐远渐无书,这或许是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最体面的一种方式,不刨根问底,不纠结,随缘。这些笔友中,也有一直联系的,几年间从未间断,他了解我,我也理解他,虽未见面,但也算相知。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时间不早了,晚安。   祝好!

  • 关注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获取笔友

随便看看

新人排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