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们其实是没有可能的,我一直知道的。 “‘我选择爱上你’,这句话听起来像个病句……我们说坠入爱河,我们不会说走入爱河……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一个关于爱情的辩论比赛里,一个辩手的论点。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有的人不会爱人。 世界上有一种人是不会爱人的,换个温柔点的说法,是不知道怎么才是爱。你说他关心别人吗,他很会关心别人,也一直在关心别人,但他不会将这个定义为爱。从小到大,似乎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什么是爱,爱是一种什么感觉。当然我们不可避免地学习或者被教育到如何去爱别人。即便有了方法论但是世界观仍然不清晰,这很令人困扰。 唯一一次有些概念是在高中时候,一个朋友问他“你喜欢xxx吗?”,“我不知道,我觉得我没有为她做过什么事情”,“你想象一下如果现在她有一个女朋友了,你伤心吗?”他幻视了那个画面突然就很想流泪。此后,他终于知道一个判断依据了。他关心这个他依据法则判断为爱的女生,他追她,向她表白,当然最后没成功。接着陷入很久伤心郁郁状态,知道他重新判断了一下,似乎已经是不爱了,根据法则。 “一见钟情”这种事情他从来不相信,因为见过很好看的女生,很好相处的女生,很善良的女生,但从来没有某一刻像小说电视里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真正心动的心跳加速是一瞬间的”,这句台词不知道可不可信,至少他从没有经历过。 “我爱她”“我想要爱她”“我觉得我爱她”这些话,是没道理的。但是在经历过很久对爱情的迷茫之后,他找到了新的法则,找到一个很好的她,对她好,如果这也可以是爱,那当她答应他之后,或者也就是她也爱他了。似乎这个过程可行性很高。 事实上,这份特殊的关系类似相亲,但是它应该更高级于相亲,或者说它更自由。相亲的目的应该是结婚,更高一层的是基于爱情的结婚。而他所构建的关系的目的是爱情,更高一层的是带着爱情走进婚姻。如果相亲这一形式是可行的,那么他应当给这一份关系以信心。 也许会有人有疑问,维系这份感情的起源是“他告诉自己他爱她”,这个起源是否比一见钟情更加脆弱,某一天这个信念崩塌了,这极可能对另一方造成伤害。他会这样回应“呵,被小看了”。他并不觉得,在经历了见证了旁观了很多故事之后,一个学不会爱情的人,以后会在某一刻学会爱情,毕竟这是在青年时期,头脑最为清晰,爱情需要的冷静、冲动都处在最佳状态。未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头脑更加迟钝,不应该去领悟爱情,而应该领悟的是生活。没有人教他,没有人给他爱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不知道该如何做的时候,他自己形成了自己对于爱情的观念,他主动去走的这一步,怎么会那么脆弱,又怎么会那么经不起考验。 可是啊,探索爱情的道路,他很困难,如果他本身是个对爱情理解能力很强的人,又怎么会需要自己去一步一步探索。是啊,就是需要一步一步,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或者他经常不知道该怎么做。 研一的时候,跟朋友的聚餐,他被问到有没有喜欢的人时,鬼使神差的,是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想到的就是她,挥之不去的念头。更加鬼使神差的是,他点头了。那时是2月份。她跟他是高中同学,大学一开始不在同个城市,后面两年他的学院搬了校区,到了深圳,她所在的城市,研究生他在深圳读书,她也在深圳工作。那年3月份,她实习来到他学校所在的区,一个周六,她来到他的学校,老同学见见面嘛。真的是好久不见了,虽然只是简单地吃了个午饭。那年的4月份,刚好在同一个城市的高中同学说聚餐,他一开始不知道她也在,也没人通知她。等到了吃饭的地点,才发现她也在哈。真好。那天的合照他发了朋友圈,朋友猜他喜欢的女生在里面。五月劳动节,他去她的大学学校见一个朋友,跟那个朋友坦白了,他喜欢她。那个朋友说看出来了,他问为啥,你怎么看出来了。他的这个朋友在4月的聚餐的时候才认识的她。他的朋友说,你对她跟对别人不一样。是吗?他也没有发现,不知道她发现了没。吃完饭的时候他才给她发了微信告诉他来她这了,很忐忑,不知道她会怎么回应,是很冷淡地说哦,那好尴尬。给她发微信的时候,他心率绝对有120以上。没想到她很惊喜的感觉。他见到了她,她陪他在学校走了一圈,边散步边聊天好特别的感觉。期间他告诉他最近在减肥。她问,为什么突然要减肥,是想要追女孩子吗?他回了一个哪有。其实他想回答一个是,想看看她什么反应。但是他不太好意思。 那年八月她正式工作,是的她工作的地点跟他的学校同个区,同在深圳一个最偏远的区。她是个小学老师,工作的学校离他的学校就几个地铁站。约在她学校附近的一个商场的烧烤店,他先到那,站在门口四处张望。“嘿”忽然有个人在背后拍了他一下,他回头,是她,好好看。齐肩的短发,短袖跟牛仔裤,很休闲的服装。那一刻他觉得她真的好看。后来,他觉得有点好笑,因为他一直喜欢长头发的女生,或者说他觉得他要找个长发飘飘的女朋友。可是那一刻他就觉得短发的她好好看,后来每次回想那次见面他依旧如此觉得。吃完饭她带他去参观她的工作环境,在建的学校(9月的时候居然还得顺利开学),顺便帮她搬了家,从临时宿舍搬到单人公寓里。能帮她搬家让他觉得很激动,或者说他自以为关系真的是很好。那天她发了个朋友圈说感谢好朋友。 一个星期后又约了一次饭,在她的学校正式开学之前。那天晚上在商场吃完饭,又逛了超市,回去的路上,应该是相反方向的地铁,他质疑送她,因为她住的地方离地铁站中间一小段路因为在建,很偏僻和幽暗。她拒绝了,像是在避嫌...。但是他坚持了,说她可以走在前面,他在后面跟着就好。他后来跟着去了,但是后来他后悔了自己这一举动,因为她不肯见他了,但是又不那么后悔,因为当时他无论如何都不放心。在看到她小区门时,说再见了。 后来他再约她吃饭或者出去玩,她再没有答应过。明明她之前说的是,感觉以后每周都有有趣的事情跟他分享了,因为她知道老师一直是他梦想的职业,但基本没有实现的机会了。可是,她没有分享过。他以为是她正式当老师,不适应,每周那么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可是啊.... 十二月份她的生日,忘记说了,其实他的生日是在2号,她是在4号,中间只隔了一天。他觉得如果生日周期约她周末吃饭太刻意了,所以自作聪明的提前一个星期约周末。周四给她发的消息,没有回,周五,没有回,他慌了,着急了。打死也想不到连朋友都可能做不成了。他甚至给她发消息“你不会是有男朋友了吧哈哈”。后来她终于回信了“我觉得两个人一直约饭不好”,明确的一句话但他不肯认,也不肯接受,他回了“什么鬼..”这次的对话很僵硬也很尴尬,她说“我觉得你可以多去跟朋友聚餐”。过了两天,他把给她准备的礼物快递寄了过去,明明只有10km的距离,几站地铁。原谅他并没有什么送礼的细胞,准备了一个大的箱子,购买了各种各样的零食装满了箱子。半个月之后,他收到她的回礼,同样一个零食大礼包。“好吧”他只能苦笑。 他确实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向来是这样,如果觉得给人造成麻烦,只能尽量躲避,他也害怕给她带来麻烦,这样只会让她更讨厌他。可是谁又知道,一年过去了,除了中途的除夕日,他发的祝福,她回了祝福,竟然再没有联系过。整整一年啊,他很内耗,也只能内耗。 故事未完....